|
人工濕地技術要點时间:2017-08-15 人工濕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在促進廢水中污染物質良性循環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濕地分為表面流人工濕地、潛流人工濕地,潛流人工濕地可分為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和垂直潛流人工濕地。 1、表面流人工濕地 指污水在人工濕地的土壤等基質表層流動,依靠植物根莖與表層土壤的攔截作用以及根莖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以凈化的人工濕地形式。 2、水平潛流人工濕地 指污水從人工濕地的一端進入,在人工濕地床表面下以近水平流方式流動,最后流向出口,使污水得以凈化的人工濕地形式。 3、垂直潛流人工濕地 指污水從人工濕地表面垂向流過基質床的底部或從底部垂直向上流向表面,使污水得以凈化的人工濕地形式。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中對各項取值規定
總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除應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規定。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應符合以下原則: (1)應貫徹全過程控制思想,實行清潔生產,從生產工藝的源頭削減污染負荷、控制技術規范的規定; (2)應優先采用處理效率高、節約能源、節省建設投資的處理工藝; (3)應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穩定、可靠、安全運行,且易于操作和維護,降低運行費用; (4)應重視防治二次污染,保證處理工藝流程完整,不得缺少污泥、惡臭、噪聲等污染治理工程,影響周圍生態環境質量; (5)應考慮生產事故等非正常工況時的污染防治應急措施。 |